上项目增投资 优结构促发展
2016年,县发展和改革局紧紧围绕全县中心任务,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规划为主线,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精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递交了一份全新的经济发展答卷。
数字见证发展
2016年,发改局以项目和“三争取”为工作重点,对接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通过国家农发行中长期贷款融资平台,积极推进蒙古贞新城城镇化、东梁温泉城土地开发整理及基础设施建设、东梁镇整体城镇化、大板镇镇区人居环境、佛寺镇人居环境和阜新镇整体城镇化等6个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额27.9亿元,计划争取农发行中期贷款21亿元。目前,蒙古贞新城整体城镇化和东梁温泉城土地开发整理及基础设施建设两个项目共计到位资金3.3亿元。
2016年,发改局共完成审批项目23个,备案项目93个,节能备案11个;累计上报省、市发展和改革委计划、项目和资金请示文件57个;争取到市以上资金项目20个,共计2.2811亿元,其中: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1.5391亿元,争取到市本级资金120万元,争取到专项建设基金7300万元。发改局启动了三年滚动投资计划,618个项目已录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并完成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工作。在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项目方面,2016年我县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中央投资360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60%;2017年项目计划实施7万亩,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我县已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试点县之一,按要求确定10个乡镇100个村为示范镇、村。建立我县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县项目库,收录全县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206个,今年竣工项目20个,投资额6.91亿元;在建项目118个,计划投资148.95亿元。在进科技创新工作方面,已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2.218亿元(全年任务1.46亿元),发明专利申请量12件(全年任务12件)。深入开展“双创”工作,积极搭建服务平台,提升我县众创空间的创业承载力。已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产业技术创新平台2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户,申报省级研发中心1家。
项目助推发展
为实现县第十五届人代会第五次会议确定的今年经济发展目标,县发改局局长张凤波说,从今年1月起将对全县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月调度、季分析,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参考,细化分解经济指标,抓实、抓细、抓严“上项目、增投资”工作。
张凤波说,目前,已经包装推介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十家子玛瑙特色小镇、中华蒙医药研究发展中心、伊利集团阜蒙县5000头奶牛牧场、东北地区重要农产品加工品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争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阜新氟产业开发区绿色氟都建设、巴新铁路白玉都站煤炭、建材物流园区、建设东北最大的新能源产业示范县、阜矿集团退出产能涉及我县采煤深陷区民生工程等10个项目。
2017年,发改局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62号文件,向国家、省、市发改委争取项目。一是争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专项基金,二是争取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旅游业、双创平台建设、高新企业等方面的国家、省、市产业(创业)引导基金。重点围绕中医院建设、妇幼保健院建设、职业高中实践楼建设等规划项目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预计争取亿元以上。在项目包装前期工作中,争取国家支持,包装一批PPP项目、特色镇项目。在完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时,对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已入库618个项目进行再包装、再更新,积极开展前期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支持范围。要抓好科技共建和双创工作,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院士、专家工作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今年,还将进一步抓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工作,重点抓好50个产业融合项目。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抓好审批、核准、备案制度改革。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县发改局将全力谋划发展新思路,努力做到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更多,项目跟进力度更大,服务措施更优,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