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蒙古族自治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日期: 2025-01-26 浏览量:262 来源:阜新县司法局 责任编辑:胡凯 文字大小:

2024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抓紧抓实,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一是优化职能配置。善各乡镇(街道)部门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深入开展部门职责梳理工作,2024年随职能变动的权责清单动态调整17项,有效避免推诿扯皮现象,提升行政效率二是推进科学精准赋权工作。梳理制定《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便民服务事项清单》,涉及服务事项138项;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服务事项结合实际,梳理本乡镇(街道)真正能办理的事项清单,制定《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便民服务中心(站)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第一批)》,目前涉及事项39项,推动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三是严格规范行政许可。组织县直各相关部门梳理制定我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共涉及行政许可事项229项,其中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225项;我省地方性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4项。全面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持“非禁即入”,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依法登记审批。

(二)加强重点领域法治供给。一是着力优化法治环境入开展“三涉”专项监督行动,持续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活动,常态化与包保企业开展互动联系。开展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确定县级统筹的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10个,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法治领域“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依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展“2024净源”专项行动,对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现行有效的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废除歧视、妨碍企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三是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将项目管家制度与“政企直通车”有机结合,配备项目管家77人,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县项目管家已服务企业487次,协调解决问题28个。积极打造“营商会客厅”品牌2024年已经召开营商会客厅27次,解决企业群众问题111件。优化涉企服务,开辟涉市场主体服务“专门窗口”和企业诉讼服务“绿色通道”,为涉企当事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服务;在氟产业开发区成立法律管家服务组,设立“与企同行”服务站,开办法律知识讲座,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

(三)有效夯实依法行政基础。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2024年组织修订《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森林保护条例》,以良法保障发展、促进善治。二是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规定。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充分发挥公职律师在保障科学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公职律师常态化列席县政府常务会议。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全面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规定,年初至今审查各类规范性文件、合同、协议59。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政策清理、政策文件清理等专项清理工作3次

(四)提升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组织开展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2024年开展3次线下培训,合计参培200余人,开展1次线上培训,参培人数967人,大幅度提升了行政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同时,大力推进行政执法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应用工作,网上备案人员805人,实现行政执法人员管理信息化、规范化。二是加大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力度,通过案卷评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评查了12家重点执法单位的240本实体卷宗,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对以后执法工作提出改进措施。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编制了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不予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并动态调整执法事项。三是强化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监管。组织全县涉企行政执法部门制定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计划,严格控制涉企检查次数和频次,认真监督,定期统计各执法单位涉企执法检查计划落实情况,无超计划执法检查事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四是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制度机制制定关于加强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监督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检司联动”机制,更好地实现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无缝对接。

(五)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一是加强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设积极统筹推进我县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新成立县级专业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一支,综合应急救援人员50名;成立36支兼职乡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人员1080人,队伍主要负责防汛抗旱、森林火、气象灾害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并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及应急通信设备,进一步加强我县基层各乡镇应急力量建设。二是加强应急指挥部建设。开展应急指挥平台建设项目,合理布局机房、指挥中心、监测视频、点调等场地和设备设施不断完善联合值守、会商研判制度机制,全面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能力。三是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法规和安全知识技能的宣传培训组织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行业领域企业负责人观看生产安全事故、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警示教育;对全县乡镇(街道)、园区安全管理负责同志及重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分期分批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测试,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六)依法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一是全力维护信访稳定。积极学习借鉴“浦江经验”深入开展每信访工作日活动,截至目前,各级领导共接待上访人员1203人次,化解信访案件722件。县阜政通共受理群众诉求6243件,办结5971件,办结率95.64%。二是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入推广“张彪调解工作模式”,全县排查调解矛盾纠纷2852件,成功调解2785件,调解成功率97.65%,切实筑牢维稳“第一道防线”。创新开展诉源治理工作,充分发挥级调解中心统筹协调作用,召开全县诉源访源治理片区推进会议,实现“四所一庭”有效联动,切实提升处理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案件效率效能。三是稳步推进法律援助和公证工作申请法律援助实现全域通办、当日办。开设“无人律所”咨询平台,方便群众获取法律服务。建立“援调衔接”机制,开展“法援帮办”行动,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264件,办理各类公证352件

(七)持续深化行政权力监督。一是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年初以来行政复议申请91件,同比增长10%,已办结行政复议案件79件;复议后应诉15件,其中胜诉14件,诉讼程序中1件。县政府行政应诉27件,审结14件,胜诉率64.29%。二是强化府院联动。制发行政案件白皮书,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实现全覆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依法审理涉及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等行政案件,助力行政机关履行践诺。三是支持检察院开展行政诉讼监督和行政公益诉讼工作2024年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60件,发出检察建议43件;办理行政审判违法监督3件,行政执行监督案件3件。

(八)全面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一网通办”,目前,1235“6+1”类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9.3%。二是普及应用身份认证、电子印章和电子证照。目前已制作电子印210枚,通过一体化平台与省电子证照库对接生成电子证照67三是提升公安政务服务品质。依托辽宁公安等网上平台,实现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开具、治安危爆事项等审批工作“全程网办”,并推广延伸派出所“一窗通办”,打造“小微”便民综合体,实现高频事项“就近办、多点办”。

(九)不断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保障。一是建立常态化干部法治教育培训机制。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开展教育培训的必修课,作为全县各类主体班次重点课程,确保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进头脑。已举办优秀年轻党员干部、新录用公务员初任等15期培训班,共计培训1951人次,并建立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长效机制。二是提升“关键少数”法治能力。将坚持依法依规办事,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并在年度考核工作中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测评。三是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组织“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开展防范非法集资、防范新型电信诈骗、民法典等“法律七进”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0余份。县融媒体中心在《阜蒙融媒》公众号等转载刊发《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内容共86次,大力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干部的法治意识还不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本领有待提高。

二是行政执法水平还需提升,部分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不强、素质能力不高,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差距。

三是各部门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形成法治政府建设强大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2025年工作安排

(一)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切实推动各乡镇(街道)和县政府部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谋划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建立健全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认真制定 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定期向上级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情况。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县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深入贯彻实施“八五”普法规划,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等制度,深入开展年度述法工作,强化考核评价和督促检查。

(三)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工作严格落实“一规划两纲要”及重要举措分工方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立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及备案审查工作。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提升行政应诉工作质效,推动各类案件依法化解结案。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厘清执法边界,完善运行机制。加大重点领域执法,扎实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

(四)不断完善工作保障。建立健全部门工作联动机制,履行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制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并建立长效机制,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浓厚氛围。找准法治文化建设着力点,大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以案释法、法律名言警句等多种形式,全面覆盖平安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国家安全等内容。不断总结提炼成功经验与典型做法,为有效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