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县建设饮水安全工程80处

日期: 2014-01-13 浏览量:46 文字大小:

                                                                           建设一处  合格一处  受益一处
  饮水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解决我县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现状,2013年,我县投资2277万元,落实饮水安全工程80处,全部为自来水工程,涉及29个乡镇,72个村,130个屯,计划解决10823户、40000口人,16117头大牲畜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目前,这些工程全部建设完成。
  受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影响,县域内十年九旱,春旱秋吊时常发生,水资源十分贫乏。我县属资源性、水质性、工程性三性缺水地区,区域内水资源总量为4.2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500立方米,是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60%,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23%。不足的水资源,使我县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十分突出。
  据了解,我县农村人畜饮水水源全部采用地下水做为水源,由于水源出水量不足、水质污染、水质不达标等原因,存在人畜饮水不安全问题。
  为解决我县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现状,在中央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建设列入为群众办的实事之一,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在此项工程规划设计上,相关部门根据“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先大后小、先易后难、先集中后分散、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的原则安排工程计划,保证优先饮水最困难的群众。在施工中,为保证工程质量,结合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对工程建设中的材料,进行了统一调整,统一调度,既保证了材料质量,也避免工程中的浪费现象。
  根据工程计划建设工期要求,工程于2013年9月开工建设,于2013年12月全部建设完成。经过试运行,工程状况良好,有效地保证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建设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县水利局严把工程建设、材料采购、资金使用、施工队伍选择和检查验收五个关口。在工程建设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整改,防止“花架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的产生。对水质问题,每一眼井都经过卫生部门的检验,合格之后才建设工程,消除了群众不敢饮用“问题水”的顾虑,使工程做到建设一处,合格一处,受益一处。
  为保证工程长期稳定地发挥效益,县水利局本着“改制从产权入手、 管理从建设开始”的思路,做到建管并重,提高质量,发挥效益,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吃水困难问题。(供稿单位:蒙古贞日报社)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