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宗局负责人、利州扶贫发展服务中心志愿者送“壹基金温暖包”

日期: 2014-01-08 浏览量:108 文字大小:

      贫困家庭儿童是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他们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辛酸和压力,温暖地度过一个冬季,是他们的小小心愿。12月16日,寒冷的天气笼罩着蒙古贞大地,可是对于沙拉、大巴、佛寺三所蒙古族学校的80名贫困家庭儿童来说,他们感受到了比阳光来得更快的温暖。这一天,县民宗局有关负责人及利州扶贫发展服务中心志愿者们将总价值约3万元的80个“壹基金温暖包”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这份特殊的御寒礼物让这些贫困家庭的儿童们在冬天里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冬日的寒风挡不住志愿者们的爱心,他们亲手把“温暖包”交到孩子们手中,并帮助孩子们打开“温暖包”的箱子。孩子们雀跃着“视察”各自的“温暖包”:里面装有棉衣、棉帽、围巾、手套、棉袜、棉鞋、冻疮膏、袋鼠玩具、绘画套装、书包等十余件礼物。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新鞋,戴上帽子、围巾和手套,紧紧地抱着袋鼠玩具说:“我喜欢温暖包里面的棉衣,我可以穿上新衣服过年啦!”“我想要一套画笔,温暖包里也有,真高兴!”“谢谢好心的叔叔、阿姨,里面的东西我全都喜欢。”此时此刻,孩子们脏兮兮的棉衣、黝黑皴裂的小手让人触动;孩子们欢喜的表情、眼中闪动的泪光更让人动容。
  “最喜欢‘温暖包’中的哪一个?还希望‘温暖包’中有什么?……”在志愿者们的询问下,一位名叫天天的小姑娘提出了“不知足”的要求——“收到‘温暖包’很开心,但是我还想要一个热水袋。”天天渴望的目光,让人心中油然而生一股凝重:应该尽可能地满足这些孩子们。志愿者们告诉记者,在设计“温暖包”中的物品时,考虑到了贫困家庭儿童的多方面需求,其中有过冬的需求、健康的需求,更有被爱的需求。根据孩子们的信息反馈,“温暖包”里的物品还会适时作出调整。
  温暖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志愿者一行站在校园里,目送孩子们抱着“温暖包”离开的身影,久久不愿离去。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一刻的欣慰短暂却又漫长,似乎足够回味整个冬天。(供稿单位:蒙古贞日报社)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