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县一季度规上工业运行分析
日期: 2016-04-18
浏览量:170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截止今年一季度,全县规上工业企业83户,实现全口径总产值32.6亿元,累计实现38.5亿元,同比下降33.7%。三月份规上工业当月产值3.1亿元,一季度累计实现9亿元,同比下降58.7%。
一、一季度全县规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产值完成情况。规上工业产值累计同比继续下降,其中:氟化工产业集群9户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4亿元,同比下降73.3%;铸件产业集群10户规上企业,完成产值0.4亿元,同比下降91.3%;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8户规上企业,完成产值2亿元,同比下降32.7%;玛瑙产业集群18户规上企业,完成产值0.7亿元,同比下降77%。新能源产业集群2户规上企业,完成产值0.5亿元,同比下降3.7%;乡企局直管27户规上企业,完成产值1.7亿元,同比下降49.9%;经贸局直管9户规上企业,完成产值2.4亿元,同比下降15.5%。
2.能源消费量情况。截至3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4万吨标煤, 同比下降43.5%。全县企业能源消耗主要以煤、电为主,煤炭消费量为17.4万吨,同比下降11.5%,电力消费量为7367.7万千瓦时,同比下降23.1%。万元产值能耗0.37吨标煤,同比增长37.0%。
二、一季度全县规上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受经济下滑形势影响,企业开工不足。截止一季度,全县停产企业21户,半停产企业4户。停产企业分布于铸造产业集群7户、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1户、经贸局直管1户、乡企局直管12户。停产企业行业多为采矿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业。以上三种工业行业均为全县的特色产业,但由于经济下滑形势影响,都没有表现出后劲实力,相继停产。
2、企业资金紧缺,难以扩大生产。长期以来,全县企业不仅在技改及项目建设方面缺乏资金,而且在生产经营中流动资金也十分紧缺,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企业未能有效解决。全县规上企业多半位于乡镇,其问题在于生产规模小及会计制度不健全,这一大问题不仅阻碍着乡镇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也使全县工业工业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3、全县规上企业减少,规下企业重视不足。2015年全县规上企业为123户,但在2015年年报时规模企业减少至83户,一次性退出40户规模企业。全县规下联网直报企业99户,只有6户企业生产上报统计数据。规上企业的减少和规下企业的不受重视是全县工业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
三、第二季度的工作措施及建议
从第一季度工业经济发展态势来看,全县工业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工业企业生产压力较大,全县应采取具体措施,扎实推进复苏工业经济的各项工作:
1、加强涉工部门、各乡镇的沟通和协调,为企业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为企业服务。贯彻《为企业服务年》的文件精神,各部门各乡镇领导和包帮企业的干部深入企业,全面摸清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抓紧协调解决到位,争取让停产的企业早日恢复生产,半停产和同比放缓的企业回到正常的生产轨道。目前企业最现实的困难是市场销售不景气、手头订单不足,只要帮助各企业把拓展市场、争取订单、扩大销售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才能做到保运行、促增长。
2、为企业与银行搭建平台,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引导银行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同时也应为有潜力发展的企业进行信誉担保。定期举办银行与企业合作座谈会,为企业与银行搭建平台,促进政府、银行、企业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共建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3、重视规下企业发展,扩充规上企业队伍。2013年经普数据显示,全县共有规下工业511户,截至2016年企业户数有相应的变化,增加或者减少,各乡镇应再进一步进行摸底调查。将有潜力的企业重点跟踪,促进其尽快成长为规模企业。对于新建企业,要加快建设,投放更多精力,强化服务,力促尽快投产达效,形成新的增长点。保经济增长的基础是现有规上企业,绝不能再有规模企业掉户。促经济发展要靠新增规模企业,争取更多的规下企业扩充规上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