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贞金融旗舰再扬帆

日期: 2016-10-21 浏览量:120 文字大小:

  日前,记者在县农村信用联社旺季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9月末,该社存、贷款余额在全县金融市场的占比位居各金融同业之首,成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旗舰”。

  自年初以来,县农信联社作为服务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始终把“立足县域,服务三农”作为全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全面完成了前三季度任务指标。

  ——坚持服务“三农”,倾力支持农民春耕备耕。为有效满足广大农户春耕备耕资金需求,农信联社提早组织有经验的信贷人员深入村屯、农户开展调查,测算春耕备耕资金需求量,积极筹备资金,合理调配,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将春耕备耕资金及时、有效地发放到农户手中。据统计,今年累计投放支持春耕、备耕贷款2亿元。

  ——加大各类财政性存款跟踪服务工作力度。5月份,与阜新市社会保险局阜蒙县分局达成合作协议,自6月份起代理发放全县19386户企业离退休人员工资,月代发金额3200万元,开立金信卡19386张,对有效提升对公、对私日均存款余额,增加发卡量、拓展客户群体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由于金信卡支取方式灵活,足不出村就可以领取工资,免去了客户的排队等待。

  ——支农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积极创新存款产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累计布放ATM、CRS等自助服务机具48台,设立助农取款点414个,农信服务实现全县382个行政村“全覆盖”,使老百姓足不出村就可办理小额资金取现,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扩大了服务半径。县农信联社还积极开办各类代收代付业务,克服各类补贴资金金额小、笔数多、工作量大等困难,通过增设服务窗口,充实人员力量,延长服务时间,代理发放新农保、粮食直补等业务,极大地改善了农村金融支付环境。

  ——大力支持涉农小微企业。县农信联社不断支持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项目的发展,特别是对沈阜200万亩示范带工程项目及其对示范带中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大户,在保证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给予全方位信贷支持。位于建设镇新德村的润农生态家庭农场,自2013年筹建以来,一直面临着流动资金短缺、固定资产不足的情况,县联社积极努力,采取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及保证担保的方式为其发放了贷款,使该农场渡过难关,经营步入正轨。截至9月末,县农信联社共支持小微企业476户,金额15亿元,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就做好第四季度工作,县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刘国辉表示,全社上下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咬紧目标、攻坚克难,坚决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果。

  ——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助力精准扶贫。农信联社将加强与当地扶贫、财政等相关部门对接,定期比对建档立卡农户清册,对贫困农户实施动态管理,充分利用“两权”抵押贷款等方式,加大扶贫贷款投放力度,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生产,助力精准脱贫,努力营造贫困群众靠金融谋发展促增收、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做好“两权”抵押贷款推广,扩大农户获得贷款支持覆盖面。为了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全年信贷投放目标,根据当前最新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和资金需求,四季度要继续配合土地流转工作,加大“两权”抵押贷款推广,扩大农户获得贷款支持覆盖面。

  ——强化长远规划,确保整体发展持续向好。统筹安排部署,全面启动农商行改制工作。全面加强案防监察,做好舆情监测与维稳工作。加强员工培训,强化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全力清收不良贷款,化解经营风险。一是强化不良贷款管理,加大不良贷款攻坚力度,确保不良信贷资产风险最大限度地化解,调整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策略,全力完成既定目标。二是有序地推进集中清收工作,充分发挥清收总中心、7个分中心和督导组的作用,各司其职,分片推进。三是加大清收不良贷款力度,配合县法院加大执行力;发挥联合清收的作用,通过签订承诺书、制定还款计划以及扣款清收模式,对公职人员贷款进行全力清收。

  ——全力推进产权改革工作。力争在年末前完成信贷资产确权优化工作;完成老股金的转让清理工作,为明年组建阜蒙农商行打下坚实基础,为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