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勒津商什树祭祀仪式隆重举行

日期: 2017-05-24 浏览量:267 文字大小:

  近日,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勒津商什树祭祀仪式在阜蒙县佛寺镇查干哈达村、富荣镇宝日殿村同时隆重举行。蒙古勒津商什树祭祀仪式自去年恢复后,得到了各级领导以及蒙古族文化爱好者的重视,县电视台、摄影家协会等多家新闻媒体前来采访报道。

  “商什”——是古蒙古语,意为“独棵有神灵的大树”。蒙古人选择离居住地较近的枝繁叶茂的独棵大树作为“商什”,举行祭祀活动。“商什”的树神为榆树、山榆树、枫树或柳树等。

  商什树正南方树根部位,一般都有一尊石佛,人们称为“商什包尔罕”,意为“商什神”。“商什神”是“圣母”的化身也是“药师佛”的化身,其法力无边。“商什神”时刻关注着信众,保佑着信众们的平安幸福。据有关资料显示,早年蒙古贞地区1000多个蒙古族自然村中每个村子至少有一棵商什树。

  商什树一般在每年农历4月16日举行祭祀仪式。祭祀日前,由村中额布格德因楚格拉(老人会),向屯中各户筹集祭祀的费用和用品,打扫场地,装饰商什树。祭祀日全村总动员、杀猪宰羊、搭“忙金”大锅煮肉粥。仪式开始后,人们在供桌上摆放供品,祭祀人盛上一碗肉粥用筷子往石佛和装扮者额头、脸、嘴等部位涂抹粥和猪油等物。随后,祭祀人烧香点烛,敬酒诵祭词。祭词的大意是:仁慈的商什神啊!春播时节到了,请把各种灾害收回吧,请及时布云降雨,滋润农田牧草,让我们安心生产。

  据阜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白银亮介绍,这种传统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思想的一个精髓,它贴近民生,反映民情,是真正在老百姓生活中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更是迫在眉睫。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