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汤村:有了脱贫致富“加速器”

日期: 2017-03-28 浏览量:40 文字大小:

  进入 3 月份,天气回暖,全市各 乡镇都开始了紧张的备耕工作。近 日,记者跟随市扶贫办的工作人员, 来到阜蒙县蜘蛛山镇葫芦汤村的棚 菜生产小区,看到却是热闹的收获 场面。
  进入村民田开阔家的暖棚,郁 郁葱葱的“椒树”上挂着羊角般成熟 的尖椒。田开阔从2011年村里建棚 开始,就一头扎进大棚搞蔬菜生 产。6年的棚菜生产经验,把他打磨 成尖椒种植的“土专家”。唠起蔬菜 大棚的嗑儿,他高兴地说:“大棚这 几年效益真不错,今年又迎开门 红!尖椒品质好,价格也好。再有 3、4个月的时间,一栋棚咋的也能挣 两万多块钱。”
  前几天沈阳客商给他打来电 话,说大货车中午就到,接着信儿的 他赶紧找人采摘。村民包玉山听说 有车来收尖椒,起早就来到大棚里 忙活。说到效益,他脸上绽开笑容: “从开年到现在,就靠这 3 个棚的尖 椒,没费啥劲3万块钱就到手了。”包 玉山当天摘了 1000 多斤尖椒,一斤 2.5元,当天就收入3000来块钱。他 家去年3个大棚纯收入8万元,今年 已经为大丰收开了个好头!
  现 如 今 ,在 葫 芦 汤 村 像 田 开 阔、包玉山这样依靠种植暖棚蔬菜 增收致富的农民不在少数,镇村还 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棚菜 小区打工,收入也不错。贫困户刘 海红家上有老下有小,靠种植大田 作物生活,这几年天旱收成不好, 收入微薄;到外面打工,家里实在 脱不开身。在棚区打工,一天 60 元 钱,离家近,照顾家人也方便。看 到大棚挣钱,刘海红表示,先打两 年工,等条件成熟了也扣个大棚自 己干。
  绿叶间穿梭,摘下的不仅仅是 一根根尖椒,更是村民对好日子的 奔头。有目标就有干劲!现如今, 葫芦汤村已有暖棚 55 座,一栋 6 分 地的暖棚每年收入都在 3 万元以 上。通过发展设施农业,葫芦汤村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发展 带来了后劲,也为农民持续增收打 下基础,更让乡亲们对小康生活更 加憧憬!
  据副镇长王星星介绍,作为蜘 蛛山镇扶贫攻坚六大产业项目之 一,设施农业的稳健发展给葫芦汤 村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曙光。葫芦 汤村从 2011 年开始发展设施农业, 到现在棚区面积达 160 亩,年增收 150 万元,人均达到 1000 元。目前 在棚区打工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 有 24 人。今年,蜘蛛山镇将在汤头 村、蜘蛛山村、葫芦汤村建设万亩 以上温室大棚,形成以汤头河为纽 带的现代设施农业生产基地,通过 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农业转型 升级。通过建设农业增效、农民增 收的新基地,让贫困户尽早脱贫致 富,加速推动全镇扶贫攻坚任务的 顺利完成。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