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在行动

日期: 2019-01-23 浏览量:10 文字大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批示精神,根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农村食品专项整治督察组的反馈意见和调度会部署及市局会议文件精神春节前,我县市场监管部门集中组织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假冒伪劣食品问题要集中收缴一批假冒伪劣食品,处理一批“山寨”食品案件,移送一批违法案件,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对农村食品市场全面“大扫除”,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 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

印发《阜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农村假冒伪劣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成立一个案件审核组、一个飞行检查组、一个督查验收组、九个稽查组。稽查组督促各分局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分局要落实监管责任,扎实抓好此次专项整治行动。

二、 突出检查重点,强化源头管控

以农村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小餐馆、小商贩等“五小”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村集市、食品批发市场(集散地)为重点对象,以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调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农村消费量大的食品为重点品类,紧紧围绕食品假冒、侵权“山寨”、食品假货、“三无”、劣质、超过保质期、采购经营注水肉等违法肉品,以及无证生产经营等8类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重点检查。全力管好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坚决杜绝假冒伪劣食品进入农贸市场,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三、 强化案件查处,确保整治成效

一是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对专项检查中发现的假冒伪劣等食品坚决收缴并按要求集中销毁。坚决查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行为,端掉一批违法“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对违法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实施禁业限制。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二是追根溯源问题线索。各分局要通过监督检查、产品抽检和群众举报等多种方式,加大假冒伪劣食品线索排查力度,并顺藤摸瓜、追根溯源、一查到底。问题线索涉及本分局辖区的,要快查快办,形成严打高压态势。截止今天下午,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70人次,检查食品生产主体3家,检查食品经营主体300家,收缴假冒伪劣的食品数量70.9公斤,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16件,查处假冒伪劣食品货值1534元。

四、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整治工作氛围

一是迅速向广大人民群众致公开信。各分局联合乡镇政府通过网站发布、传单发放、信息栏张贴等方式发布公开信,以全面排查检查为契机,将公开信向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农村食品消费者发放,并在各村委会、重点生产经营场所和人流密集区广泛张贴,公布投诉举报电话,鼓励广大农村消费者踊跃举报违法违规行为;二是组织农村“五小”签订承诺书,明确生产经营者应履行的义务,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累计发放公开信150份,签到食品安全承诺书180份;三是大力营造整治行动舆论氛围。阜蒙县新闻开辟专题报道,每天播发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活动进展情况,集中将专项整治内容、政策措施、整治成果、典型案例等信息向社会公布,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治理,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宣传工作推向高潮。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