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民族文化符号 打造哈旺加卜文化品牌

日期: 2019-01-21 浏览量:56 文字大小:

  文化是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是城市的精髓和灵魂。她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风貌,凝聚着城市精神,是城市魅力的集中展示。一个城市的塑造,不仅仅表现为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更表现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

  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从我县苍土乡娘娘营子村走出去的一位圣贤哈旺加卜大师,他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蒙古文书法家、教育家、翻译家、出版家、现代蒙古文手写体“哈旺体”之父,“哈旺体”蒙古文书法是世界级民族文化遗产。为了深入挖掘哈旺加卜文化品牌和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把哈旺加卜文化品牌建设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必须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县政协、县民委、县蒙语委、县书法家协会在充分发掘传统文化内涵、助推打造文化品牌等方面做了一些具体工作。

  一、哈旺加卜文化在我县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情况

  (一)创建辽宁省哈旺加卜蒙古文书法研究会

  2015530日,由县民委、蒙语委、县书法家协会共同发起并创建了辽宁省哈旺加卜蒙古文书法研究会。研究会的成立,不仅为全省蒙古文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艺术展示平台,有助于全省蒙古文书法爱好者集中开展“哈旺体”艺术的研究学习和学术交流,同时还通过蒙古族文化艺术领域拓宽了我县对外影响力,进一步促进对外交流和民族文化发展,标志着我省在蒙古文书法艺术专业化研究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这将推动我省哈旺加卜蒙古文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对全省蒙古文书法艺术的振兴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二)举办哈旺加卜蒙古文书法培训班

  自2015年始,县民委、蒙语委、县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了三期哈旺加卜蒙古文书法培训班,邀请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知名蒙古文书法家授课,培训近百名蒙古文书法爱好者,先后组织学员参加内蒙古库伦蒙古文书法笔会;参加八协举办的七届“母语杯”,我县8名学员入展、一人获三等奖;选派5名优秀学员参加八协举办的八省区首届蒙古文书法培训班;选派2人参加内蒙古陈巴尔虎旗举办的中蒙国际蒙古文书法展;选派9人参加八协在阿鲁科尔沁旗举办的八届“母语杯”颁奖盛典,我县7名学员入展、一人获三等奖、一人获优秀奖;参加辽宁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书法美术摄影大赛,我县1人获三等奖、2人获优秀奖;选派3名优秀学员去喀左县辅导蒙古文书法;选派4名优秀学员参加八协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举办的蒙古文书法培训班;结合佛寺镇创建全国双语和谐乡镇工作,组织哈旺加卜培训班学员为查干哈达村170户村民每户赠送一幅蒙古文书法作品;每年春节期间为城乡蒙古族群众免费书写蒙古文春联;选送34件作品参加八省区九届母语杯书法大赛。

  (三)举办全县师生哈旺加卜蒙古文书法大赛

  近几年来,县蒙语委、县教育局、县民族事务局定期举办蒙古语文书法教师培训班,不断提高我县蒙古文书法教师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为我县蒙古族学生们传授书法知识和书写技巧。

  (四)成立哈旺加卜文史馆暨政协文史馆

  1128日,县政协举办哈旺加卜文史馆(政协文史馆)开馆仪式,这是县政协继纪念哈旺加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后,为迎接八省区母语杯蒙古文书法大赛颁奖仪式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哈旺加卜蒙古文书法,进一步学习宣传哈旺加卜“担当、敬业、廉洁、奉献”精神,把哈旺加卜的四种精神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强大动力。

  (五)承办八省区第九届“母语杯”蒙古文书法大赛

  为进一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继承和弘扬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蒙古文书法艺术进一步繁荣,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纪念哈旺加卜诞辰110周年,1129日,由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委员会主办,县委、县政府承办的全国八省区第九届“母语杯”蒙古文书法大赛在我县举办,我县蒙古贞中学教师赵亮获一等奖、教师学校教师吴晨光获三等奖,张彩莲、关彩云、敖蕾获优秀奖,有15人的作品入展,创历史最佳成绩。

  二、哈旺加卜文化传承和保护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全县“哈旺体”蒙古文书法非遗保护工作投入额度还远远难以适应保护工作的要求。教育部门缺乏相应的专门工作机构,资金投入不足,“哈旺体”研究人员基础薄弱。全县从事“哈旺体”蒙古文书法教学队伍基本上都是临时人员,对“哈旺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缺乏基本知识,业务培训短期内难见成效。缺少蒙古文书法专职教师、书法考级以及奖励措施。整体性传承保护工作刚刚起步。相关部门在县蒙古贞中学、县蒙古族实验中学、县蒙古族初级中学、县蒙古族实验小学、沙拉蒙古族学校、哈达户稍蒙古族学校、富荣镇蒙古族学校、大巴蒙古族学校创建了哈旺加卜蒙古文书法培训基地,急需师资和培训资金投入。互联网宣传尚未列入工作日程。墨韵蒙古贞网站已建设完成,但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和保护机构,该项工作一直停步不前。

  三、几点建议

  (一)深入挖掘,重点保护。对哈旺加卜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制定详细的“哈旺体”蒙古文书法传承和保护规划;加强“哈旺体”蒙古文书法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大培养哈旺加卜蒙古文书法艺术传承人的扶持力度,继续办好哈旺加卜蒙古文书法培训班;组织相关部门编写“哈旺体”蒙古文书法乡土教材;教育部门成立蒙古文书法教研室;每年招收特岗教师考试增设蒙古文书法岗位;鼓励校内、校外举办蒙古文书法培训、考级活动。

  (二)有序传承,从小抓起。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要从小抓起,在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学习,开展“哈旺体”蒙古文书法进校园活动,在全县民族学校进行蒙古文书法进展督导工作,检查各校书法课时安排和教学进度情况。

  (三)宣传推广,打造品牌。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与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体结合,搭建全覆盖的线上线矩阵宣传网。通过举办“风从北方来”哈旺加卜蒙古文书法进沈阳、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哈旺体”蒙古文书法晋京展;蒙古贞“哈旺体”蒙古文书法进呼和浩特等地巡展。通过以上活动,将蒙古贞的传统文化遗产进行高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和推介,塑造哈旺加卜文化品牌,形成传统文化泛社会化的良好氛围。

  (四)研发产品,文旅结合。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开发哈旺加卜有关的文创产品、影视动漫、特色纪念品等,从而拉动蒙古贞文化产业发展。在对蒙古贞传统文化加大宣传的同时,加速蒙古贞旅游业的提档升级,围绕蒙古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打造哈旺加卜文化主题广场,修建哈旺加卜蒙古文书法碑廊,在哈旺加卜出生地苍土乡娘娘营子村复建哈旺加卜故居等,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了解感受蒙古贞民族文化。

  (五)继承发扬,传承创新。创新传承方式、与时俱进,将传承哈旺加卜文化融入时代主旋律,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自发的投身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通过举办全县中小学生蒙古文书法大奖赛、辽宁省 “哈旺杯”蒙古文书法大奖赛、全国八省区“哈旺杯”蒙古文书法大奖赛、承办第三届国际蒙古文书法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全民的参与度,吸引年轻人和少年儿童的关注,今后要加大推广。目前尚在发展中的哈旺加卜蒙古文书法研究会,墨韵蒙古贞工作室,哈旺加卜文史馆,都是传统文化复苏的萌芽,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扶持和宣传力度,力争形成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推动哈旺加卜文化精髓的发现、发掘和弘扬。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