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1-01-20 浏览量:472 来源:阜蒙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阜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现将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预计)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向大会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预计)
2020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积极应对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等因素,继续以“三保”支出为主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不断加大财源建设,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合理有序安排预算支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事业稳健发展。
(一)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7679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比上年增加3167万元,增长4.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6963万元,完成预算的86.9%,比上年下降4.9%;非税收入完成29827万元,完成预算的131.3%,比上年增长23.1%。
主要税种完成情况:增值税(50%)完成14050万元,为预算的90.6%,比上年下降6.3%;企业所得税(40%)完成7780万元,为预算的101%,比上年增长24%;个人所得税(40%)完成630万元,为预算的66.3%,比上年下降20.1%;房产税完成2950万元,为预算的108.5%,比上年增长10.6%;资源税完成2260万元,为预算的48.6%,比上年下降46.2%;耕地占用税完成3000万元,为预算的375%,比上年增长502.4%;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7960万元,为预算的113.7%,比上年增长21.4%;车船税完成2550万元,为预算的96.2%,比上年增长1.5%。
2.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50013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3%,比上年实际完成增加16431万元,增长3.4%。其中:教育支出完成82419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加2597万元,增长3.3%;科学技术支出完成61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减少44万元,下降41.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89326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加30114万元,增长50.9%;卫生健康支出完成23919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加3750万元,增长18.6%;农林水支出完成185597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加32631万元,增长21.3%;节能环保支出完成4603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减少15511万元,下降77.1%;城乡社区支出完成8556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减少39414万元,下降82.2%;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完成3269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加431万元,增长15.2%。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790万元,加转移性收入、上年结转等,收入总计为54857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013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950万元,上解支出2529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9195万元,支出总计为548570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300万元,完成预算的46.5%,比上年减少14042万元,下降6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预计完成5500万元,为预算的45.8%,比上年下降70.6%。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35351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21801万元,增长160.9%;比上年实际完成增加5837万元,增长19.8%。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300万元,加转移性收入、上年结转等,收入总计为5090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5351万元,调出资金93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652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8095万元,支出总计为5090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完成7024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0%,同比增加3751万元,增长5.6%。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计完成6739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0%,同比增加6477万元,增长10.6%。全县社会保险基金当年缺口32000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32000万元。财政部门多方筹措资金,保证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二、2020年主要工作简要回顾
(一)大力组织财政收入
一是强化税收征管力度,确保财政收入增长稳预期、有质量、可持续,特别是加强了对园区及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监控管理,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依法依规组织收入。二是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大非税收入征缴力度,充分挖掘各类非税增收潜力,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通过各方面努力,2020年我县共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439000万元,其中中央直达补助资金52636万元,有力地缓解了县级财政支出压力。四是过紧日子,兜牢“三保”底线。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统筹兼顾,合理调度资金,集中财力保障民生。
(二)全力保障民生需求
一是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筹集资金32467万元,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安排资金9033万元,用于发放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安排资金15619万元,用于残疾人补贴、城乡五保、低保对象等方面支出。安排资金5388万元,用于补发2004年至2007年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终一次性奖金(第13个月基本工资)。安排资金5326万元,用于补发2008年至2010年全县教师年终一次性奖金(第13个月基本工资)及2015年至2017年教师乡镇工作补贴。安排资金825万元,用于发放2019至2020年教师班主任津贴。二是支持教育发展。安排资金4145万元,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经费保障机制。安排资金3779万元,用于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等方面支出。安排资金3494万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安排资金1328万元,用于农村教师差异化补助支出。三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安排资金4385万元,用于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等支出。安排资金2977万元,用于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安排资金994万元,用于县人民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四是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安排资金15462万元,用于巩固脱贫成果及贫困人口医疗补充保险等。安排资金2006万元,用于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建设。
(三)重点支持经济发展
一是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安排资金10874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安排资金46782万元,用于及时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安排资金9243万元,用于发放深松作业补助、农机购置补贴及“粮改饲”试点补助资金。安排资金3556万元,支持种植业结构调整、设施农业等项目建设。安排资金3402万元,用于耕地轮作试点补助及农业生产救灾补助。安排资金3663万元,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及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安排资金8254万元,建设一事一议村内道路189公里,推进1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新增38个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二是支持企业发展。安排资金3610万元,用于兑现税收优惠政策。安排资金11072万元,用于突破辽西北固定资产投资补贴。三是加快城镇化建设。安排资金421万元,用于县城内老旧住宅小区改造配套工程。安排资金11000万元,用于县城供水配套项目建设。安排资金2301万元,用于改善城区环境卫生等方面支出。
(四)积极防范债务风险
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性债务和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有效化解我县政府债务风险。2020年共化解政府性债务22278万元,再融资地方政府债券10474万元。
(五)持续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
一是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建立全面规范、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体系。二是积极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尤其强化对财政扶贫资金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确保了扶贫资金规范运行。三是严格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按照全面从严治党和中央八项规定,对重点资金进行专项检查,防范财务管理业务风险和廉政风险,确保财政资金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首过去的五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监督和倾力指导下,在全县财政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县财政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财政“蛋糕”不断做大。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5年的60462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76790万元,年均增长4.9%。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由2015年30.7亿元增加到2020年43.9亿元,年均增长6.8%,累计争取资金198.5亿元。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015年的366839万元增加到2020年500132万元,年均增长6.4%。其中:农林水支出由2015年的106885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185597万元,年均增长11.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由2015年的36599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89326万元,年均增长19.5%。
民生支出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累计安排资金290423万元,月人均标准由2015年的1617元增加到2020年的2032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包括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累计安排资金102836万元,财政补助标准由2015年的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2020年的550元。农村低保补助累计安排资金33789万元,补助标准由2015年的年人均2832元提高到2020年的5000元。城市低保补助累计安排资金5374万元,补助标准由2015年的月人均460元提高到2020年的624元。特困人员救助累计安排资金12886万元,补助标准由2015年的年人均4198元提高到2020年的6888元。在职村干部基本报酬和村级组织办公经费累计安排资金15474万元,由2015年的每村每年61890元提高到2020年的119352元。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个人取暖费补助标准由年人均800元提高到1200元。
财政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一是深化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实行零基预算,细化基本支出预算编制,完善人员定额与实物定额相结合的公用经费定额体系,增强预算约束力。二是进一步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划分县与乡镇收支范围、税收分成比例,实施“飞地经济”税收分享机制,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制定乡镇增收的激励措施并在35个乡镇成立乡镇金库,实现平稳运行。三是巩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成果。所有财政资金均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全面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不断提高财政资金安全性、效益性。四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建立“管采分离”的运行机制,规范政府采购程序和行为,扩大采购范围,保证采购行为的公开、公平、公正。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财政工作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征收基础不牢固,收入结构有待完善,财源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财政“三保”支出和必保刚性支出逐年增加,暂付款额度较大,资金调度紧张,预算平衡难度加大,财政运行艰难。三是政府债务规模较大,债务化解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三、2021年预算草案
2021年预算安排及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工作重要指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县委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努力提高收入质量,调整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民生,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促进社会稳定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全县代编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编制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83800万元,比上年增加7010万元,增长9.1%。其中:税收收入安排49130万元,比上年增加2167万元,增长4.6%;非税收入安排34670万元,比上年增加4843万元,增长16.2%。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800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36744万元,扣除上解支出17749万元,可供当年安排的预算支出财力为202795万元。
按照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原则,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02795万元,比上年预算(不含提前告知专项)增加20513万元,增长11.3%。其中涉及民生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支出合计为15097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4%。
2.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124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1000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原则,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124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0000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情况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安排82184万元,比2020年完成数70241万元增加11943万元,增长17%。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收入安排57557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安排75511万元,比2020年预算数67391万元增加8120万元,增长12%。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支出安排57557万元。
(二)县本级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编制情况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71390万元,比上年增加5957万元,增长9.1%。其中:税收收入安排36720万元,比上年增加1114万元,增长3.1%;非税收入安排34670万元,比上年增加4843万元,增长16.2%。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39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6744万元、上解收入7617万元,收入总计为215751万元,扣除上解支出17749万元、对乡镇转移性支出11107万元,可供当年安排的预算支出为186895万元。
按照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原则,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86895万元,比上年预算(不含提前告知专项)增加19906万元,增长11.9%。其中涉及民生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支出合计为14458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3%。
2.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情况
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124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1000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原则,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124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0000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情况
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安排82184万元,比2020年完成数70241万元增加11943万元,增长17%。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收入安排57557万元。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安排75511万元,比2020年预算数67391万元增加8120万元,增长12%。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支出安排57557万元。
四、努力做好2021年财政工作
(一)加强财源建设,实现收入稳定增长
一是加强收入征管。强化财税部门收入协调工作机制,加强税源监控,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减少税收流失,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二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加强非税收入调度与分析,规范征收范围及标准,完善动态征收监控体系,确保非税收入稳步增长。三是抢抓上级政策机遇,结合我县发展实际,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缓解财政运行压力。
(二)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民生
一是进一步落实“三保”支出保障,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筹措资金,确保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低保对象生活补助等按时足额发放。增加对弱势群体救助工作,保障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孤儿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是大力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三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经费,合理筹集和调度资金,加快资金拨付使用,确保疫情防控资金及时到位。落实贫困人口参保缴费补助,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落实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政策。四是巩固脱贫退出成果。及时拨付扶贫专项资金,助力发展产业扶贫,增强自身造血能力。五是支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支持推进农村环境治理、一事一议村内道路及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稳步增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能力。
(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积极筹措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高效农业、设施农业项目发展。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支持建设高标准农业产业园区和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助力打造玉米、花生、杂粮、果蔬、畜禽产业集群。二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筹集资金重点推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水电路气、信息网络、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力度,助力加快产业集群发展。三是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继续支持老旧小区改造、街巷道路改造、扶持城市交通、供水、排污设施等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支持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支持特色生态小镇、文化旅游名镇、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四是加强生态环保建设。支持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支持实施污染地治理、矿山环境恢复、人工造林、水土流失整治等工程。
(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继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方法,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分配方式,细化预算编制。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恢复预算单位会计主体地位,提高预算单位支付效率。适时启动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建设。二是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立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常态化机制。继续完善扶贫资金绩效动态监控体系,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三是继续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坚持“严控增量、清理存量、化解风险、确保平稳”的基本原则,做好政府债务管理工作,强化动态监督管理,确保债务规模不突破债务限额,积极防范债务风险。
(五)厉行节约,严控一般性支出
一是严把支出关口,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按照“以收定支”原则,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管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落实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快财政资金支出进度,确保财政资金高效运转。
各位代表,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依法监督和正确指导下,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上下联动、齐心协力,不断开创财政事业新局面,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主办单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县文化路东段11号 邮编:123100 Email:fmxzfbdib@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49号
辽ICP备2020013343号 网站标识码:2109210006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8811630 网站举报邮箱:fmxzfbd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