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1-04-12 浏览量:234 来源:阜蒙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阜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邵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阜蒙县教育局、教育服务中心历来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课程教育、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科研建设等,推动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建设,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质量。
到目前为止,我县有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2所;阜新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6所;连续六年参加辽宁省“华育杯”校园心理剧大赛,有15部作品获奖;在阜新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中,有56部校园心理剧获奖;2017年以来,有17节心理健康教学设计、8篇论文获省、市级奖励;十三五期间,有升级立项课题8项;有95名教师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等相关资质,有4名教师为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团队成员。
疫情期间,线上组织学生观看辽宁心理健康教育在线微课程《战疫情宅家也从容》。2020年9月23日,阜新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的通知》,并在线上对全市心理健康教师做了《疫情下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专题培训;11月27日,阜新市教育服务中心组织全市心理健康教师做了线上《关注学生心理做有爱的心理老师》《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专题培训,并要求做二级转训。
虽然我县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受经济发展水平、长久以来遗存的应试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学校领导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不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水平低、流动性大,心理健康课程不能按要求开设,心理辅导室利用率低、设施不完善,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薄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阜蒙县教育局将开展以下工作,进一步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方法,总结经验,增强实效,不断推动我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志指南》、《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根据中小学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课程建设,开齐开足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小学各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至少每两周开设1课时心理健康活动课;初中、高中其他年级可根据学校实际,以心理健康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讲座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所有年级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和1次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专题活动。
3、加强生涯辅导,特别是初三、高三学生的学涯指导等,激发学生学习与成长动力。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合理配置心理健康专兼职教育
各学校至少配备1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2-3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具备相关资质。《人与自我》课程统一由心理健康教师担任,或《人与自我》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部分由心理健康教师任课。
2、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一是开展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训。依托市、县教育服务中心培训部,分期分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培训(包括理论学习、技能辅导、教学观摩、案例剖析、督导培训等多种形式)。
二是分层分类教师专业培训。对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等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沙龙、团体辅导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3、发挥专家资源优势
鼓励学校采取“聘、请”的办法,吸纳有专业资质的社会人士担任学校兼职心理教师,缓解专业教师数量不够、专业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问题。根据师生需求,邀请专家进校园开展心理访谈互动活动,向师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满足有心理困惑师生和家长的需求,带动教师专业成长。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场所建设
1、完善心理辅导室建设,发挥心理辅导室功能
各学校要按照《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教基一厅函〔2015〕36号)规定完善心理辅导室建设。学生在校期间应开放辅导室,每个教学周内开放时间不少于10学时。辅导室要发挥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和监测师生心理健康状况等功能。辅导室实施辅导预约制度,学生或家长可通过登门、电话、网络等方式预约。辅导室为来访者建立信息记录手册。辅导室要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明确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流程,要与心理专业机构建立畅通、快速的转介渠道。
2、建立心理活动教室
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心理活动教室,心理活动教室应能容纳1个班的学生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其装备按照国家《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标准配备。要充分利用心理活动教室,开展教室、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培训等活动。
四、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
1、建立健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领导体系,明确职责分工
各校要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设立校园心理危机工作小组,制定清晰明了、操作性强的心理危机筛查及干预工作流程和常见突发危机事件干预流程,负责学校心理危机的筛查、评估及干预工作。
2、建立教职工、学生全员参与的心理辅导体系
各学校要家里朋辈、班级、年级、学校四级预警机制,通过家校联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设立班级心理委员等方式,定期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和建档,逐步建立覆盖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数据库。特别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做到及时发现、妥善应对、适时转介。
五、加强科研建设
1、加强课题研究工作
各学校要鼓励教师申报心理健康课题,为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提供保障,努力通过教科院工作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和品味。
2、积极开展立项研究
各学校要结合校情立项开展心理健康专项课题研究,如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危机事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等,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疏与导的功能作用,帮助师生解决工作、学习与生活中所遇的困扰,促进师生幸福指数的提高。
六、开展多途径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结合“5·25学生心理健康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以及新生入学、开学、毕业、升学、考试前后等重要时间节点和影响心理健康重大事件发生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要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橱窗、班级板报等,定期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栏,为师生营造健康的工作与学习氛围,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
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心理社团等作用,积极开展同伴教育和互助,增强同伴支持,增加积极体验,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七、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家庭教育,协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学校要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就困扰家长的典型问题开展专题讲座,例如,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自学能力,如何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等,提高家长科学育儿和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协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要对特殊群体,如流动和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特殊家庭儿童等给予重点关注,对家长提出的家庭教育问题多倾听、多理解,主动答疑解惑,帮助家长寻找解决之道。
感谢委员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教育局
2021年4月12日
主办单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县文化路东段11号 邮编:123100 Email:fmxzfbdib@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49号
辽ICP备2020013343号 网站标识码:2109210006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8811630 网站举报邮箱:fmxzfbd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