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蒙县电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日期: 2021-12-20 浏览量:5 来源:阜蒙县商务局 责任编辑:阜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字大小:

为贯彻落实《辽宁省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作实施方案》(辽电商函〔2020226号)《中共阜蒙县委办公室阜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阜蒙县2019年产业精准脱贫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及中央、省市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系列决策部署,为加快我县电子商务扶贫工作步伐,充分利用电子商务节省贫困群众生活成本以及拓宽贫困地县特色农村产品销售渠道,促进贫困地县群众增收,结合阜蒙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全县112个贫困村和21914 农村贫困人口为重点,以持续节省贫困群众生活成本、增加收入为核心,扎实抓好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基础配套、协会牵引、示范试点等关键环节的工作,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覆盖率50%以上,实现三有一能目标,即县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电子商务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业增加、精准扶贫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电商扶贫服务体系

快速推进县电商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和贫困村服务点功能及配套设施,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开设网店和运营提供手把手一对一的策划、培训、IT 外包、美工、客服、代运营等专业服务。

一是依托乡(镇)、村电商公共服务站点为贫困地县群众提供代买代买、快递寄送、生活缴费、普惠金融等服务,贫困户通过电子商务购买生产生活资料节省开支;

二是支持和指导返乡大学生、农村青年、农村妇女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就业,鼓励和带动残疾人发展适合的电商专业,为贫困村网商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实现创业就业增收;

三是通过专业培训和现场指导帮助贫困户开办网店,销售自产农产品,对不具备开办网店条件的贫困户,支持致富协助开设扶贫网店,帮助代销农特产品。

(二)建立县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服务点,电商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助贫机制助贫机制。

一是支持县服务中心加大服务站点人员培训,支持乡镇村服务站点与邮乐购、天猫优品、裕农通等站点融合共建,为贫困地县提供更加优惠的生活生产用品。

二是支持建立县服务中心+乡镇村服务站点供应链管理体系,探索”“小生产链接小市场,通过乡镇村服务站点将贫困地县农产品首先销售至阜蒙县各社区、机关食堂等。

三是支持鼓励电商市场主体(个人、企业或合作社)收购阜蒙县贫困村、贫困户产品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四是鼓励企业+合作社企业+贫困户实现一对一帮扶,通过技术指导、优先采购等多形式精准帮扶贫困地县合作社及贫困户。

五是鼓励支持阜蒙县电商企业及合作社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用工合同,解决贫困户就业并从事与电子商务有关工作。

(三)加快贫困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快速打通贫困村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以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为主,依托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多形式、多渠道、多类型发展快递服务业,通过农产品上行、贫困户农产品收购等方式鼓励或扶持快递企业在贫困乡镇、贫困村建立符合电商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门店,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打造完备的农村现代物流配套体系,为电商扶贫打通脉络。

(四)建立电商扶贫人才培训机制

一是电商普及培训进村,专门安排培训老师面向贫困村开展电商普及性培训,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总培训4500人次。

二是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以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主,把贫困户作为重点培训对象,面向贫困户、残疾人等帮扶对象和精准扶贫对象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和实训操作培训,帮助掌握电商知识,手把手教他们运用电子商务,以及提供后续服务,让他们将自产农产品网上销售,达到先增收的效果。其次进一步加强对网店经营者的专业培训,重点对网上开店、网店装修、客服、运营推广、产品拍照美化及店铺管理维护工具等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帮助掌握利用电子商务销售产品的一般流程,并能独立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培训一名电商应用人才。

(五)建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确认贫困地县特色主打产品,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开发、网货化加工的要求,带动贫困户从事网货生产,加工适宜网络销售的优质农特产品、手工艺品,建立完善的供应体系。制定种植、生产、加工、包装标准,指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按标准实施,从源头保证网货供应质量。依托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整合物流资源构建集农产品仓储、分拣、包装、配送功能于一体的产品供应链体系。制定加工、分拣标准,打造一批高质量网货,扩大网络销售量。

(六)积极培育贫困地县农产品品牌

对贫困地县农产品进行精细研发和打造包装,提升产品品质价值,通过本地自媒体、网络直播、展销对接会等提高知名度。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社、个人研发改良产品,打造适宜网络销售的特色产品。按照产品特性,设计研发具有我县特色的打包式系列产品,形成特色产品销售联动效应。积极倡导一类一品,引导支持各乡镇至少培育一个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全方位做好贫困户自产农特产品的网销服务。

(七)加强贫困地县产销对接

一是小生产对接小市场,鼓励发展同城配送。依托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及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点对贫困乡镇、贫困村生产规模较小、分布较散的产品进行归集,服务站点工作人员根据分拣标准进行分装,通过阜蒙精准扶贫版块进行销售,推动贫困地县农产品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县、进超市。二是大生产对接大市场。对贫困村种植规模较大但滞销的产品,通过品牌化打造,根据推广渠道的不同,对产品质量、包装进性标准化分级。鼓励龙头企业及创业者通过淘宝、天猫、一号店、微商等开展网络直销。三是积极举办产销对接会。一方面是展示和推介一批具有地方特点的贫困地县特 色产品,另一方面搭建一个让贫困地县企业、合作社与市场采购商相互交流的平台,让生产、加工企业认识外围市场的采购需求、采购标准,从而推动生产、加工企业对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的改革。

(八)加大金融扶持

制定电商扶贫市场主体培育政策,一是支持利用电子商务创业就业的贫困户。二是奖励县内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电商公司收购和销售贫困村、贫困户的农产品,针对贫困村的农产品进行本地配送、销售;三是奖励电子商务企业培训录用贫困户。

(九)试点示范引领

坚持以点带面的策略,首先选择3个条件成熟的贫困村、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扶持重点,加大扶持培育力度,打造电商扶贫示范村和示范户,以示范带动其他贫困村、贫困户通过电商增收致富。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全县电商扶贫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成立阜蒙县电子商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全县电子商务扶贫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

县电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商务局负责做好协调、指导和服务,抓好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物流体系建设、品牌营销体系建设、电商人才培养、龙头企业培育、电子商务的应用等工作;扶贫办负责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需求清单和产业规划计划的制定,以及进度通报、监督检查、年度考核等工作;交通局负责做好贫困村道路硬化及物流通道建设工作;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做好网上销售产品的资质认证、质量安全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等工作;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负责协调电信、移动、联通等企业加快贫困村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供销社负责做好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及管理工作。农业、林业负责指导贫困地县产业发展及技术标准。

(三)营造宣传氛围

加大电商扶贫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电商扶贫相关政策、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对电商扶贫工作中涌现的创业能人进行系列宣传报道。充分发挥电商示范县服务商、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作用,开展进村入户宣传电子商务知识以及电商扶贫政策措施活动,营造电商扶贫的浓厚氛围。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