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第十五届二次会议《关于加强我县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建议》 (第51号)答复

日期: 2023-08-02 浏览量:142 来源:阜新县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责任编辑:边玲 文字大小:

敖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县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提案的工作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是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二是专业文化人才流失,且留守人群素养整体不高。三是文化活动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

二、工作措施

一是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阵地作用。印发了《关于规范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的通知》(阜蒙文旅广电发[2023]3号),要求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用好免费开放补助资金,根据当地群众需求对设施设备进一步补强,规范开展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各类活动。 并要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负责对辖区内的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作进行指导,对业余文艺团队和群众自办文化进行指导和培训。

二是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为进一步提升我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我县全面振兴三年行动的实施凝聚力量、营造氛围,文旅广电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文化惠民演出和公共文化流动服务,蒙古贞乌兰牧骑到乡镇、到村屯、到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图书馆、文化馆开展送图书、送辅导等公共文化流动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三是举办乡村“村晚”。为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鼓励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开展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自赏的“村晚”,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辅导王府镇开展了第一届乡村村晚活动。将陆续引导其它乡镇“村晚”活动的开展,把村晚打造成反映农民精神新风貌、乡村振兴新气象的载体。

四是举办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首届非遗文化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非遗宣传展示展演及体验活动。精妙绝伦的民族器乐、别具匠心的手工艺品、独具特色的蒙医药文化等非遗项目在现场大放异彩,让广大群众感受蒙古贞非遗的独特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我县通过大力开展节庆经济等多种形式,推动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的论述精神,加大文化政策法规教育宣传。提高政府部门领导对文化政策法规的宣传学习力度和基层群众的知晓度,在科学决策的前提下,促进和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二是在事业单位招录人员时,对乡镇综合文化站进编人员进行专业设定,吸收一批有专业特长,能够组织辅导策划群众文化活动的专业人员,尤其是善长民族文化的人才。

三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快数字文化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以便更好地服务百姓。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3年8月2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