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五届政协三次会议《关于打造法治环境 提升全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 (第50号)答复

日期: 2024-06-10 浏览量:149 来源:阜新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边玲 文字大小:

曹云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法治环境 提升全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关于《打造法治环境 提升全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我们非常重视。目前,我县青少年法治思维确实有待于提升,对此我们认真参考您提出的建议,并做了如下工作: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要求各校充分以每年的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和“开学第一课”等活动为契机,依托每年的宪法宣传活动月、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等平台,通过开展宪法小卫士答题活动、宪法晨读、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等各种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和青少年维权知识,持续加强青少年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与关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全面实施,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切实增强全县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一)根据文件精神开齐开足课程

根据省、市课程设置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的通知”,我县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时规定,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一至九年级,每周2节道德与法治课,总课时数是626节,做到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挤占挪用课时,配强配齐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目前我县中小学思政教师共303人,专职教师127人,兼职教师176人,基本满足我县道德与法治课开设所需。

(二)加强教学指导提高队伍建设

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了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组织学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努力提升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其中,中学思政教师参加省级新教材培训95人次,市级培训178人次,县级培训521人次;小学思政教师参加省级培训165人次,市级培训230人次,县级培训780人次。组建名师工作室,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到省实验中学、大连育英中学等先进地区模范学校进行学习交流10余次,进一步提升名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科素养,学习归来,以座谈、专题报告、上观摩课等形式,交流学习心得,充分发挥名师的榜样、引领和示范作用。

同时,为了提高我县思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以县教研单位为依托深入基层各学校进行听课、评课,解决解答一线思政教师的教学上困惑,每学期开展县优课、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以赛促研提高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由县中小学思政教研员牵头下,在中小学校吸收年轻教师成立教研组,开展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抓好骨干力量,创造浓厚教研氛围,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而从带动全县的思政教师教研氛围,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 2023年5月开展全县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并推荐我县10名教师参加市级评选,最终获得市级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其中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第一小学洪梅老师展示的《我家的好邻居》课题、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镇学校李阳老师展示的《依法行使权利》均荣获小学学段一等奖并推送辽宁省评选,最终被评为2023年辽宁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

三、警示教育,长效育人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预防和减少校园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提高青少年的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局要求各校通过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对于青少年有教育、警示作用的案件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近学生。

例如,近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第二中学为进一步强化学生法制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对欺凌和霸凌行为严重危害性的认识,2024年4月2日上午,学校邀请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城西派出所所长于晓海同志、王鹏警官、韩振警官到校给全校师生做了一次生动的法制讲座。韩振警官以他丰富的执法经验和深刻的洞察力,为学生们详细阐释了什么事校园欺凌、霸凌,以及在遭遇此类事件时应如何应对,学会合理运用法律武器,弘扬校园正能量,坚决抵制校园欺凌、霸凌。讲座结束后,第二初级中学全体师生用庄严的誓词来表达“拒绝校园欺凌 我宣誓我践行”的决心。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法律知识和青少年维权知识,持续加强青少年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与关注。并充分利用思政课这个主阵地,发挥教育的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加大在学校、社区等场所的法治教育宣传,利用公安部门、法院、检察院的对于青少年有教育、警示作用的案件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切实增强我县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教育局

2024年6月10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