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06-10 浏览量:69 来源:阜新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边玲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张丹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普及小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关于重视普及小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我们非常重视,对此我们认真参考您提出的建议,结合本县实际,做了如下工作:
一、学科融入,全程育人
为了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语文、历史、美术、音乐等学科课程中,通过课堂教学和校本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国学经典教材,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教育局下发了中国优秀经典文化系列读本--经典启蒙《中华国学经典》读本。
二、多措并举,传承经典
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比赛、诗词大会、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让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其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师长,孝敬父母,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例如第四中学,一是开展了“传统文化”每学期一“讲”。全校1500余名师生齐聚校园,聆听学校多年潜心专研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师肖东兴老师的“坚守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精神”讲座。二是开展了校园广播每周一“播”,每周三中午12点,是校园广播的“诵读经典”专栏,每天播放一篇经典文章;于寺学校根植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开设了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时间,详细讲解传统礼仪及其内涵,带领学生诵读《弟子规》《论语》中关于待人处事的语句;卧凤沟小学积极开展“剪纸进校园”活动。学校师生齐动手,将剪纸与红色文化相融合,打造剪纸特色文化走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实验小学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京剧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有着很浓的历史,活动增强了孩子们对中国京剧的认识,也增强了对国家发展的信心,更增强了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喜爱;蒙古族初级中学传承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开展全员学习安代舞活动,安代舞不仅是蒙古族的传统舞蹈,而且是我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项目之一。安代舞是学校特色大课间的主要组成部分,深受上级领导的好评。学校还成立了马头琴、民族舞蹈、合唱、书法剪纸绘画、蒙古象棋、搏克、书法等兴趣小组。
三、成果展示,激发兴趣
学校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的展示,通过展览、演出等形式,展示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中的成果。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果。例如,平安地小学开展“颂千年经典 品中华诗韵”古诗词诵读暨庆六一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卧凤沟小学艺术节汇报演出,传统文化节目争相上场。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重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传统文化教育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我们也会建议学校利用博物馆、展览馆、公园等场所,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中国传统文化遍地开花,发扬光大。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教育局
2024年6月10日
主办单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县文化路东段11号 邮编:123100 Email:fmxzfbdib@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49号
辽ICP备2020013343号 网站标识码:2109210006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8811630 网站举报邮箱:fmxzfbd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