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朝力百村张某某家“2.20”亡人火灾事故延伸调查情况的报告

日期: 2025-03-10 浏览量:74 来源:阜新县消防救援大队 责任编辑:胡凯 文字大小:

阜蒙消安委〔2025〕4号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52201239分许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朝百力村房民房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火灾事故发生后,根据消防救援局《关于开展火灾延伸调查强化追责整改的指导意见》要求,于221日成立由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牵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公安分局为成员单位的火灾事故延伸调查组,按照总队《关于转发<消防救援局关于开展火灾延伸调查强化追责整改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组织开展延伸调查并形成报告,现书面呈报。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消防安全委员会

20253

 

关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朝力百村张某某家“2.20”亡人火灾事故

延伸调查情况的报告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消防安全委员会

20253

 

 

 

 

一、起火场所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及建筑情况

(二)人员居住情况

(三)亡人个人身体情况

二、消防部门灭火救援和战勤保障情况

(一)火灾发生初期情况

(二)灭火救援及战勤保障情况

三、火灾原因及成因分析

(一)起火原因认定

(二)火灾成因及人员死亡原因分析

四、事故暴露出的问题

五、责任处理及工作开展情况

(一)责任处理情况

(二)火灾发生后工作开展情况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朝力百某某家“2.20”亡人火灾事故调查情况


20252201239分许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朝百力村民房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死者为张某某19431113日出生,身份证号:21092119431113****),烧毁房屋,以及房屋内被褥、部分电器、家具,过火面积约70平方米。大队组织开展了火灾延伸调查并形成报告如下:

一、起火场所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及建筑情况

地理位置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朝力百村张某某家,该房屋为单层自建房,起火建筑间平房为砖混结构,该房屋朝向由西至东,面积大约70平方米,此场所未使用消防产品。

   (二)人员居住情况

该房屋日常居住1人,姓名:张某某19431113日出生,身份证号:21092119431113****

 (三)亡人个人身体情况

经调查,死者身体正常

二、消防部门灭火救援和战勤保障情况

(一)火灾发生初期情况

报警人范某某听闻张某某家着火后到达现场,确认火情后联系了村书记,并组织救火,之后拨打了119报警电话。(报警时间:20252201239分)

(二)灭火救援及战勤保障情况

1、接警和力量调度。20252201239分,指挥中心接到报警,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朝百力村民房起火,接到报警后,指挥中心共调集2318人赶赴现场扑救, 2201344分,北环路消防救援站(辖区站)首先到达现场, 2201353分,发现被困人员,2201406分,将被困人员救出,2201425分,火灾被扑灭。

灭火救援力量出动、到场情况统计表

时间项目

作战力量

接警时间

出动时间

到场时间

到场用时

 消防站

1239

1240

1344

1小时4分钟

北环路消防救援站到场用时1小时4分钟,行驶路程61公里,行驶途中遇到6个右转弯,5个红路灯,5个左转弯。

2、处置经过。1344分到场后,现场房屋已经坍塌,并有残火,北环路消防救援站现场指挥员立即成立搜救小组,同时组织力量对起火住户进行灭火,1406分,救出一名被困人员,1425,将残火扑灭。经医护人员现场确认1名被困人员已无生命体征。1439分,现场处置完毕,北环路消防救援站车辆人员返回

三、火灾原因及成因分析

火灾发生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第一时间调集力量赶赴现场开展火灾原因调查,先后对火灾现场进行勘验,制作现场勘验笔录1份,采集火灾相关人员笔录2份。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公安分局技术人员到场进行现场勘验,经勘验,张某某系火灾原因导致死亡,排除他杀,家属因火灾原因导致死亡,排除他杀的结果无异议。经现场勘查及技术鉴定,综合分析初步认定:

(一)起火原因认定

1、起火时间的认定

20232201239分,119接警中心接到报警,结合采集火灾相关人员笔录击现场勘验情况,综合认定起火时间为20252201230分许

2、起火部位的认定,依据如下:

起火部位为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朝力百村张某某家西侧房

3、起火点的认定

起火点为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朝力百村张某某家西侧房间北侧火炕。

4、起火原因的认定

起火原因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朝百力村张某某家西侧房间用火不慎造成火炕上物品起火引发火灾

(二)火灾成因及人员死亡原因分析

死者张某某19431113日出生,身份证号:21092119431113****,西屋内被发现,120现场确认已死亡。死亡原因主要是吸入大量浓烟导致死亡。目前公安部门排除他杀,系因火灾原因导致死亡,死者家属没有异议,死者后事已处理完毕。

通过延伸调查发现,火灾亡人的原因主要是当事人消防安全意识不强,通过现场调查我们发现当事人住宅内日常用品较多,起火点附近可燃物多,屋内火灾荷载大,导致屋内发生火灾后,迅速点燃周围可燃物,同时产生大量浓烟,火灾扩散速度极快,导致当事人无法立即逃生。

    四、事故暴露出的问题

通过延伸调查,查阅相关档案、记录及文件资料,发现火灾事故主要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乡镇、街道消防工作安排部署不到位,针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消防关怀和安全指导也存在缺失未能充分发挥消防安全委员会的作用,火灾高发时段对消防工作强调不够,对农村消防工作指导不到位。二是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针对性还不强。在贴近普通群众接地气宣传方面还有不足,单向、被动的灌输式宣传教育缺乏吸引力和生命力,民众参与度不高;宣传方式方法缺乏创新,群众喜闻乐见的不多,导致宣传工作效率层层递减;消防宣传重点人群接受能力有限,孤寡老人、残疾人、流浪汉、酗酒者、精神智障等特殊群体,由于身体、心理或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往往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接受度较低,即使听了也难以记住或付诸实践;部分居民因工作繁忙或对宣传不感兴趣,未能参与宣传活动。三是日常检查指导不到位,属地派出所,日常防火巡查检查的质效不高,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真空地带”。四是部分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部分居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不高,对火灾的预防、逃生和灭火方法了解不足;部分居民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火灾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对消防措施不够重视,室内可燃装修,大量堆放杂物;部分居民特别是高龄人群的用火、用电、用气安全意识不强,对电气线路、煤气管道等老化不及时更换,线路敷设混乱且长期超负荷使用插座、使用老化或损坏的电器设备;部分居民忽视小火源,对烟头、艾灸、蜡烛、香火等小火源不重视,随意丢弃或放置;虽然多部门不定期组织开展“三清三关三查”工作,仍有部分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与执法部门“打游击”,存在拖延整改、敷衍整改的情况。  

    五、责任处理及工作开展情况

    (一)责任处理情况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对十家子镇两委班子进行谈话。

    (二)火灾发生后工作开展情况

火灾发生后,为总结此起火灾的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1、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消防安全委员会的名义下发通报,通报该起火灾情况,举一反三,防止类似火灾事故的再次发生。

2、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召开“2.20”亡人火灾事故约谈警示会,就加强基层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强调部署,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

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推动政府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领导责任,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消防安全重大问题。明确各部门、各行业的消防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部门之间的信息通报、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督促乡镇、街道认真吸取“2.20”亡人火灾事故的教训,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消防安全网格管理。督促公安派出所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村(居)委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督促与指导。对因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导致发生火灾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二)深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组织各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对全县范围内的居民住宅、老旧小区、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深入的火灾隐患排查。建立详细的隐患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有效地整改。加大执法力度,对存在严重火灾隐患且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定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工作,防止隐患反弹,建立健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不断提升火灾防控水平。加强对“三合一”场所、群租房等火灾高风险区域的整治,坚决杜绝“小火亡人”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定全面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要利用社区、乡镇广播、宣传栏等载体,广泛宣传防火措施和方法,组织基层村(居)委会、网格员开展“敲门入户”式宣传活动,传授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安全知识,编写易记易用的口号及标语,让群众牢牢绷紧安全用火用电这根弦,并针对不同季节的火灾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重点针对无人照料的老弱病残等群体开展针对性的教育与帮扶,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火灾防范意识及逃生自救能力。要持续推动消防安全教育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等“五进”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消防、参与消防”良好氛围。

(四)推进消防设施建设与维护。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对消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老旧小区、农村地区等消防设施薄弱区域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设备,如灭火器、消火栓、烟雾报警器等。加强对已建成消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建立定期巡检制度,确保消防设施始终处于完好有效的状态。对损坏、失效的消防设施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保障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运行。推动智慧消防建设,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消防设施的实时监控和远程管理,提高消防设施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五)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加强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力量,优化装备配备,提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加强实战化训练和演练,针对居民住宅火灾等常见事故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不断提高队伍的应急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加强与公安、医疗、电力、供水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应急救援合力。加强对乡镇、社区等基层消防力量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其初期火灾扑救和应急处置能力,构建覆盖城乡的灭火救援网络。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