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9-01-14 浏览量:700 来源: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张景延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阜蒙政办发〔2019〕3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中省直各单位: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村公共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村公共厕所革命
实施方案(2018—2020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开展“厕所革命”决策部署,全面提升我县农户厕所、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水平,按照《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推进“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辽政办发〔2018〕36号)和《关于印发阜新农村公共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的函》(阜住建〔2018〕627号)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高水平建设,坚持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完善农村基础公共设施、加强农村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把“厕所革命”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按照“布局合理、卫生整洁、环保美观、方便使用”原则,以提升厕所服务品质为手段,以方便群众如厕为目的,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农村公厕改造,同步实施公厕粪污治理,加强农村公厕管理服务,办好民生实事,助力阜蒙县乡村振兴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推进。农村 “厕所革命”工作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乡镇负责完成辖区内公共厕所和农户无害化厕所的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务,县“厕所革命”工程建设各成员单位按分工各司其职,统筹推进。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因镇村施策,做到一镇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策,采用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厕所建改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改厕的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要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开展厕所革命工作。改厕相关政策、要求和效果要向村民进行公示,做到人尽皆知,群众支持拥护。
坚持宣传引导,发动群众。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群众卫生防病意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厕所革命”。
(三)主要目标
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科学治理、精心实施”的要求,到2020年,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开放一批,基本实现“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明显提高,乡镇人口密集区水冲公厕全覆盖”的目标。
1.农村公厕。2018年,完成全县35个乡镇农村公厕的调查摸底和宣传动员工作;2019年,全县乡镇新建公厕18座,新增内厕开放65座;2020年,全县乡镇新建公厕17座,新增内厕开放35座。
2.农村户厕。2018年,全县农村厕所普及率达到81%;2019年,全县农村厕所普及率达到83%;2020年,全县农村厕所普及率达到85%。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农村公厕建设
1.规划引导,合理布局。根据现有农村公厕现状,各乡镇要建立农村公厕档案制度和台账管理制度。参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16)《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等技术规范标准,编制全县农村公共厕所专项规划,明确公厕布局,落实到具体地块。各乡镇、村委会内部厕所应率先免费对外开放;医院、沿街商铺等公共服务单位内部厕所应当免费对外开放,内厕开放时间不得少于营业时间。发展农宿、旅游观光等外来人口聚集的行政村,按需配建公厕。(牵头单位:各乡镇、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县交通局、县卫计局、县旅游发展局)
2.科学设计,经济实用。农村公厕设计要参照《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的比例不小于2∶1;其他公厕女蹲(坐)位与男蹲(坐、站)位比例可为3∶2。有条件的公厕可设置无性别厕位。公厕外观和色彩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新建、改扩建公厕要充分考虑方便老幼、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要符合节水、节能、环保、生态等技术要求。(牵头单位:各乡镇、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县残联)
3.建管并重,提升服务。各乡镇要建立健全公厕日常保洁责任制,同时,可在40㎡公厕建设标准基础上,适当扩大建设面积,探索“以商养厕”的管理模式,做到日常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力争达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即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蚊蝇、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厕引导牌配置,设置清晰鲜明的标识和指引,标明开放时间。积极引进和运用新技术,做好厕所粪污的资源化利用。(牵头单位:各乡镇、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县环保局)
(二)抓好农村户厕改造
1.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农村户厕建设在城镇污水管网覆盖到的村庄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地区,推广使用水冲式厕所;在一般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双坑交替、双瓮交替、三格化粪池式、三瓮漏斗式、双瓮漏斗式等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厕所;在重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村庄,原则上采用水冲式厕所;在山区或缺水地区的村庄,推广使用双坑交替式、双瓮交替式厕所。鼓励加大水冲式卫生厕所建设比例,提倡改厕入户,确保冬季正常使用。(牵头单位:各乡镇、县卫计局;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县环保局、县旅游发展局、县农发局)
2.示范引领,整村推进。对全县已开展美丽乡村和宜居乡村建设的村进行排查,对尚未落实改厕工作或开展不全面的项目村,负责组织建设和评审评比宜居乡村、美丽乡村的相关部门应督促改厕工作不达标的项目村进行整改,补齐改厕工作的短板,确保按照要求全面达标。积极探索户厕建设适宜技术和模式,建设一批农村户厕建设示范镇、示范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牵头单位:各乡镇、县卫计局;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县财政局)
3.加强协作,粪污同治。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要同步实施粪污治理。组织编制适合不同地区农村改厕和粪污治理设施建设标准图集,推行合理改厕模式。农村新建户用厕所要达到粪便无害化处理要求,指导村民科学使用无害化处理后的粪便,对未完全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的,要统一开展收集和清运。(牵头单位:各乡镇;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县卫计局、县环保局)
综合考虑村庄区位、农户数量、聚居程度等因素,结合经济条件和管理能力,选择适宜的污水收集和处理模式,因地制宜有序建设农村厕所下水道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农村延伸,集中处理农村污水垃圾。(牵头单位:各乡镇、县环保局;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县卫计局)
4.强化管理,同步维护。农村户厕要严格执行改厕流程、加强施工技术指导、提升工程质量管理、强化农村户厕的管理和维护。农村户厕维修和管理,纳入县政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对新(改)建的户厕建档造册,各乡镇组织填写农村改厕村统计表和户厕明细表,留存备查。对已建成的农村户厕要以村为单位,有步骤、分阶段做好日常养护。(牵头单位:县卫计局,配合单位:各乡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要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协调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争取国家专项支持,结合实际建立多部门协商机制,统筹使用“厕所革命”相关专项资金。农村公厕建设资金县级以上和乡镇比例为5:5;农村户厕建设资金县级以上和乡镇比例为6:4。同时,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厕所建设、运营和服务。
(三)强化政策支持。各乡镇要加大厕所用地保障力度,新建、改建厕所用地及相关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需要使用新增建设用地的,可集体申请,按法定程序集中统一办理用地手续。对符合相关政策的项目,依法可以划拨方式供地。对公厕用水、用电、用热按照居民价格标准收取。对公厕建设项目的管网配套费按规定予以减免。对挂牌开放的内厕,积极探索给予相关优惠政策。
(四)加强督导考核。将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绩效考核,建立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四定二保”(定目标、定时间、定责任、定奖惩、确保推进快、确保效果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到乡镇、村,时间明确到月,责任明确到人,奖惩明确到单位。对各乡镇“厕所革命”工作定期督查、随机抽查,在全县通报督查情况。
附件: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村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村厕所革命
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吴青林 县长
副组长:徐立东 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张凤波 副县长、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成 员:王海春 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
白福良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张 臣 县督查考核办公室主任
陈 浩 县财政局局长
王 彪 县环境保护局局长
刘晓伟 县水利局局长
叶军华 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
吴晓红 县交通局副局长
雷志学 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王俊廷 县旅游发展局局长
张京莲 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
于立强 县残联理事长
边树栋 县爱卫会副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办公室主任由王海春同志兼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主办单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县文化路东段11号 邮编:123100 Email:fmxzfbdib@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49号
辽ICP备2020013343号 网站标识码:2109210006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8811630 网站举报邮箱:fmxzfbd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