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五届政协三次会议《关于进一步推进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第83号)答复

日期: 2024-09-25 浏览量:276 来源:阜新县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责任编辑:边玲 文字大小:

齐立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力打造县域旅游核心板块

一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资源,打造省内知名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推动“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我县“红色+绿色”文旅体验新场景。将海棠山风景区、乌兰木图山风景区、三沟精神党性教育基地、平安地镇蒙民大队纪念馆、七家子镇乌兰英雄纪念馆、佛寺水库、蒙古族特色小吃等品牌有机整合,发展红色旅游、绿色经济、夜间经济,让其成为“美丽辽宁,绿色中国梦”的生动实践,成为省内知名的生态旅居目的地典型示范。二是融合康养资源,打造省内知名康养旅居目的地。扎实推进“康养+文旅”,全力打造以温泉为龙头的“温泉+”产业,推动文体康旅多业态融合发展。依托中(蒙)医药、温泉等资源,融合医疗、体育、康养、旅游等元素,打造中(蒙)医药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体卫融合等基地。三是整合玛瑙产业资源,打造玛瑙文创产品研发和集散地。推动“玛瑙+文旅”融合发展,叫响“十家子玛瑙特色小镇”品牌。指导十家子玛瑙小镇以争创旅游休闲街区为契机,按照旅游市场需求整合镇域资源,以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消费场景,完善旅游功能,营造游客参与、互动场景。指导玛瑙企业与文创企业、旅游企业合作,设计、开发“颜值高、韵味浓、特色足”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的文化创意产品,重点是旅游纪念品、娱乐艺术衍生品、生活美学产品等方面,力争在玛瑙文创产品研发及生产取得突破,“人工智能”雕刻工艺得到推广。四是培育乡村旅游重点村,助力城乡融合。围绕大板镇大板村、国华乡两家子村、东梁镇吐呼噜村、十家子镇海山岱村、沙拉镇查海村培育和争创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

二、全力培养融合发展新业态

一是加强旅游宣传力度,深入推进蒙古贞伴手礼后备箱工程。叫响“蒙古贞伴手礼找到你”,“开车来蒙乡,装满后备箱”理念。响应游客需求,精心编排旅游线路供游客选择,将后备箱产品深入推广到文旅景区、高铁站、高速服务区,利用好线上线下方式,多平台宣传推介我县资源,构建我县多领域、全链条、一体化的文体康旅发展模式,推进我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推动“智慧+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线上全域旅游实景地。指导文旅企业、各单位加入我市“一部手机游阜新”平台建设,对重点文物开展数字化采集工作,实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有效提升文旅行业智慧化水平。三是培育研学经济,打造生态研学示范地。推动“研学+文旅”融合发展,培育研学游市场。依托相关景区和文博场馆,推进沉浸式研学游项目体验活动发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游客互动体验感,提升文化代入感。推进毛岭沟红色风景廊道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突出发挥其“旅游+红色”作用。

三、全力促进特色文化品牌转化

一是推进查海文化遗址群保护与开发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做好查海遗址博物馆规划,建设村内2公里道路沿农户一侧设立文化墙,沿河道一侧规划设计休闲生活带,主要包括休闲文化广场、儿童娱乐场所、观景台等。围绕查海遗址保护规划区,针对“两镇三村”开展编制“查海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工作。二是深挖优质非遗资源,打造民族非遗文化传承地。推动“非遗+文旅”融合发展,推进蒙古贞版画、剪纸、马头琴、蒙古袍、蒙古包等非遗文化生产研发,打造一批让群众耳目一新的特色文创产品;组织非遗进景区展示展演,进校园进社区公益惠民活动,支持非遗“手工产业”,推动非遗手工产品进景区,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独特的艺术魅力;围绕阜新蒙古剧,紧跟时代步伐,创排优秀剧目,使阜新蒙古剧看得懂、记得住、讲得出、留得住、传的开,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三是探寻我县工业记忆,打造工业遗产地标地。推进“工业+文旅”融合发展,依托阜新三沟酒厂首批市级工业遗产,培育三沟酒业打造强品牌、强体验的工业旅游项目,积极组织三沟酒文化园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壮大我县文旅新场景,填补我县中心区文旅场景空白。立足阜新县特色旅游资源,以温泉康养游、玛瑙探秘游、农业采摘游、登山祈福游为主题,推出蒙古贞“微度假”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四是持续深耕群众文化基础,打造全民迎客的新热潮。推介我县独一无二的人文资源、独树一帜的红色文化、独特风情的民族文化、独具魅力的文艺精品,让文化唱好旅游戏。积极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着力培植民间文艺团队,打造精品力作,弘扬民族文化,彰显地域特色,为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搭建开放创新共赢的平台。依托原生态,创新求发展,深塑群众文化品牌,广泛普及“蒙古贞健身安代舞”,把“蒙古贞健身安带舞”送到群众身边,也推向更高的舞台。立足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持续发挥“3570”文化惠民工程作用,开展“进景区、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屯”等五进活动,实现为旅游和文旅双赢局面奠定坚实基础。五是开展文旅名镇创建活动,打造区域性文旅中心。沙拉镇要围绕八千年龙元素、佛寺镇围绕民族特色、十家子镇围绕工业遗产、大板镇围绕石窟寺做好文化挖掘整理和开展文旅行动,打造具体小区域特点的文化氛围,并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开展文旅名镇申创活动。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4年9月25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